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页首页  欢迎页欢迎页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搜索搜索  注册注册  登录登录  

 

 10个会让你“丢钱”的习惯

向下 
作者留言
小小
中尉



帖子数 : 328
积分 : 985
威望 : 0
注册日期 : 10-03-24

人物特征表
经验值:
10个会让你“丢钱”的习惯 Left_bar_bleue300/30010个会让你“丢钱”的习惯 Empty_bar_bleue  (300/300)

10个会让你“丢钱”的习惯 Empty
帖子主题: 10个会让你“丢钱”的习惯   10个会让你“丢钱”的习惯 Empty周日 三月 28, 2010 9:06 am

降低你的储蓄底线就如同加粗你的腰围那样容易--它所需要的仅仅是养成坏习惯,并且不断去犯同一个错误。   大多数人所想到的降低储蓄量的方法可能仅仅是花光所有的钱。但一些更“先进”的方法可能会使那些最自律的人、那些在财政上最负责的人丢失自己的财富。
  以下10项会减少你的储蓄的情况中,前三项是最经常发生的,后七项则是比较复杂的“丢钱”的方法。
  1. 花太多的钱
  只挣微薄的薪水却想维持香滨级的生活方式,任何人的储蓄量都会缩减。
  如果你花的钱比你挣的多,那接下来你做什么都没关系了--你总会达到丢钱的“目的”。 “过你实际收入水平允许线以上的生活是(财政问题中)排名第一的灾难。”合格金融规划员、家庭财政研究主席凯利.卡波纳罗说。
  把你的预算扔在一旁,用爆你的信用卡,你会发现你的净储蓄量下降的速度可以和美国国债的增长量有的一拼。 “如果你没做预算,你就不知道你是超支还是没有超支,你也不知道你还剩多少钱可以用来投资或者储蓄。我认为做预算是控制财政支出的标准作法,但似乎每个人都讨厌这项建议。”卡波纳罗说。 只有那些极其有钱的人才能够说“我不需要预算,因为我知道不管怎样我都有足够的钱。”她说。
  过分使用信用卡会加速你财富的流失。即使你的信用卡收取的利息率很低,你也会发现那些用来还债的钱将会消磨你原有的储蓄计划。
  建议:除非你知道你将会收到一笔十亿美元的遗产,不然的话,你还是用“银率网”支出单来记录你的每一笔支出。
2. 不存钱   即使花费不超过实际收入,你若不存钱,同样会使你的净储蓄量大大缩减。
  除了那些游泳池里流淌着美元、别墅里装着用金子做的马桶的超级富翁,每个人都最终会需要用到储蓄:比如停止工作,或者,处理一项紧急事项。
  3. 把信用卡作为一个紧急事件基金库
  长期以来,许多人把信用卡当成一个紧急事件的基金库。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后,信用卡发行者降低了贷款额度,增加了利率,这使得拥有一笔现金在现在非常有吸引力。 卡波纳罗建议她的客户手头准备至少3到6个月的紧急事件资金。对于一些客户,她所建议的资金甚至超过这个额度。 “因为,在当前的局势下,如果他们被裁员了,我希望他们身边能够有足够的现金。”她说。“我通常建议人们在家中准备一定的现金,这可以作为他们紧急事件的资金。” “当然,你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人们已经不再准备足够的现金了,于是,当手上的紧急现金用完以后,为下一个紧急事件准备的现金就没有了。准备一定的现金以应付紧急事件这个观念对大部分人来说,已经不存在了。”卡波纳罗说。
  建议:把信用卡放在一边,用“储蓄计算器”来计算一下你真实的紧急事件基金额。
  4. 尝试马上致富
  那些在电视和广播中做广告的所谓“永不失败的计划”会使一些人致富,但那个人绝对不会是你。 “一些人会相信世界上存在一种能够击败现有系统的系统,这些人往往是那些希望能够马上致富的人。但那些真正一夜致富的人却是那些兜售这些垃圾的人。”财务顾问、《教你如何个人理财(第五版)》、《教你如何投资》的作者埃里克.蔡森说。 “他们为所兜售的垃圾要超高的价。”他补充说。
  5. 高价买进,低价卖出
  以高于平均价买入股票或共同基金,然后以低价卖出,这个方法一定可以降低你的储蓄量--这也是健康投资准则的一个对立面。人们往往因追求回报,希望在证券市场上买进卖出赚钱而一时冲动买入股票,这种事情屡见不鲜。
  芝加哥《早晨星报》通过追踪资金的流入和流出,研究基金回报,也研究实际投资回报。该报发现,投资者在这场追逐游戏中并没有获胜。例如,《早晨星报》发现,根据《华尔街日报》的一项研究,在一个大型国内增长基金中,投资者10年来每年平均亏损3%,但这些基金平均每年投资回报率却是2.4%。 “你必须能够制定出一个计划,并且坚持照该计划实施,”蔡森说。“这并不是说你不能够临机应变。但你不能够因为一点点新闻事件就条件反射般的作出改变。很不幸的是,一些人就是这样。”
  6.早点花光你的退休金
  从退休账户中早早将钱取出,可以帮你同时实现两个目标: 投资者失去了投资的未来收益,同时,他们将取出的10%捐献给了美国政府--这是美国国税局(IRS)的一项强制措施。
  失去复利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卡波纳罗说。"在一个年轻人从他的个人储蓄中取出10000美元之前,我想对他说,’你正在使你自己损失4000美元(税金+IRS的罚金)’但如果考虑到每年8%的利率增长,对于一个25岁的年轻人来说,取出10000美元将使他在40年中损失217245美元。"她说。 “为了满足一时的欲望而不为未来作打算将会使你失去许多。”她补充说。
  7.付过多的费
  对于那些钱过多的人来说,向慈善事业捐钱是减少“存货”的好方法。还有一种做法是:将钱作为佣金“捐给”一家正缺钱的共同基金公司。 “你投资的是管理基金还是指数基金,费用差别是很大的。一般来说,投资管理基金的支出远远多于投资指数基金的费用。”
  指数基金的拥护者指出,扣除了佣金和其他投资费用后,投资管理基金的所得通常和投资指数基金的所得相等,甚至有时还不如投资指数基金的所得。 “佣金是非常重要的,但通常人们由于忙于追逐投资项目而忽视了佣金。”蔡森说。“人们应该寻找好的投资项目,然后,寻找那些将佣金量保持在最低水平的基金提供者。”
  8.不保险,或者投保不当
  突如其来的风险将会使你的生活“多姿多彩”,尤其是:如果你没有投保的话。 残疾险,长时间的医疗保健险和人寿保险都保障了人们在重大事件后的生活。那些事件不可预期,但一旦发生,将会使你的家庭储蓄枯竭。 卡波纳罗将投保不足列为人们在金钱方面的最大错误--仅次于滥用。
  “那非常危险,”她说。“我想他们只是没有意识到。当然,没有人喜欢将钱花在保险上。”卡波纳罗说。 就如同穿了三件夹克但没穿裤子一样,许多人为他们的房子和车子投了许多保,但却没有为残疾、长期医疗保健和生命投保。 “人们趋向于在某些方面过渡投保,但同时在其他一些方面投保不足。他们可能忽视了可能发生的长期无工作能力的情况,或者,如果他们有在经济上依赖于他们的人的话,他们还需要投保人寿险。”蔡森说。
  9.让税金变得无法控制
  没有人喜欢赋税,尽管大多数人都知道关于赋税是必要的完美理由。税收是市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并支付着公共服务如消防队和警察的费用。 但是,如果不仔细规划来降低赋税的话,你将会将你辛苦挣来的钱过多的给“山姆大叔”。 “
  有些人只是没能学到能够帮助到他们的赋税战略。”蔡森说。“如果合理的进行规划,赋税是可以缩减的。人们确实需要了解时刻变化的相关法律。若不这样做,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你将会付出比原本需要的更多的税。”
  投资同样会带来赋税,例如,当你买进卖出股票的时候,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即使你什么也没有做,你的共同基金公司将“提供”给你一大笔应纳税项目,尤其当它陷入许多交易之中。甚至如果你的基金项目缩水,你也需要付出一大笔的税金。那些能够制定计划管理税金的投资者将会为自己节省一大笔钱。
  建议:想尽一切办法来减少你的赋税,当然,这要在合法的前提下。特别注意一些国家的减税项目。
  10.相信你所听到、读到和看到的所有的事
  你有没有受到过那些保证你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数的广告传单--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一个市场?它们是不是说它们的方法已被证实了成功率为90%? 那些战略是不是保证那些忙碌而保守的投资者每年将收益至少88%? 这些承诺可以归类为“太好了以至于不可能是真实的”序列。换句话说是,这些承诺是垃圾。
  如果你不清楚该如何处理你的财产,你必须掌握分辨真实与虚幻的能力。如果你想要雇用某人来帮你处理资产,你必须懂得分辨出真正有能力的、成熟的咨询师。懂得该听谁,该忽视谁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一般人很难区分好坏,所以你需要做一些功课。”蔡森说。
  卡波纳罗说:“我的工作(一名财产规划师)是帮助我的客户在以下的领域中做出正确的决策:现金管理,保险--风险管理,赋税管理,投资规划,以及产业规划。” “你在以上任何一个领域内犯错,都会使你的储蓄量缩水。”她补充说。 例如,在赋税时你可能需要咨询一位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 “普通人并不打算花太多的精力寻找并查阅IRS的政策和各类出版物上相关内容。”蔡森说。“那些东西写得太长,而人们可以获利的条款并没有被突出出来。”
  当然,你也可以去寻找并阅读那些成百上千的叫你应该如何去做的文章,那些文章的作者往往博学且乐于向人们传授知识。但是,你必须花大量的时间精力从成堆的新闻和文章中分辨哪些是好的建议,哪些是不好的建议。 当然,还有另一种方法,一种艰难的方法--从失败中吸取经验与教训--这可能是一个非常昂贵的方法。
返回页首 向下
 
10个会让你“丢钱”的习惯
返回页首 
1页/共1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 投资理财交流区 :: 投资理财交流区-
转跳到: